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第七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召开
时间:2023-07-20 阅读:326 作者:秘书处
2023年7月8日,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第七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在合肥召开,来自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省委讲师团、省经济研究院、省经济信息中心、省社科院、省时代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大、安大、安农大、安财大、安中医等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安徽日报、江淮时报等媒体,以及马鞍山专委会等共计26位常务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志迎会长主持。
上半场主要是学术交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主题,与会专家依次发言。省时代战略研究院程必定院长围绕安徽地域文化标识,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时,要注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安徽地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精神可以进一步总结为和合、创新、奋斗,相应的概括为和合文化、创新文化、奋斗文化。中国科大管理学院、省战略研究会会长刘志迎教授作了题为“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发言,分析了我国在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等国际形势,以及经济长期向好,社会矛盾凸显、多发性问题频发等同时存在的国内形势,并进一步指出从2020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个五年规划期内要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最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包括科技进步解决零和博弈、改革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文化大繁荣满足精神需要、双碳目标确保与自然和谐以及化解人类矛盾实现和平发展等。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级巡视员倪胜如主任强调要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认为安徽目前产业结构性过剩、高端产业缺乏问题同时存在,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必须从产业发力,提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等建议,加快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安徽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太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丰志培教授以太和县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例,认为太和县医药产业已形成产业制造能力、营销网络体系、品种和营销在内的比较优势,未来要坚持“制度创新+组合创新”,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有机相结合,利用平台思维、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形成竞争优势。省社科院当代所邢军所长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安徽要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要从加强科技赋能提升产业层级、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主体品级、推进城乡一体提升城市能级、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市场等级以及深化产业融合提升产业量级等方面发力。省政府参事、安财大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张会恒院长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总结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程中的安徽经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坚持:坚持生态强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技支撑、坚持绿色发展。马鞍山专委会主任张玉科总结了在马鞍山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并提出政策导向上要做好统筹安排、夯实科学支撑、发展优势产业、拓展资金渠道、加强制度供给等建议。马鞍山专委会执行副主任杨根子围绕安徽新型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安徽新型工业经济主要优势、存在问题,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并提出加强区域性优惠政策供给,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促进皖南、皖中、皖北区域协同发展等主要举措。自由发言环节,省委讲师团团长张彪教授围绕文化自信,强调安徽发展的思考;中国科大王荣森教授以安徽新能源车企为例,强调安徽现代化应避虚向实;安农大江激宇教授围绕安徽农业强省建设,强调正确引导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会议下半场主要是工作交流。省社科联韩修良秘书长介绍了学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体教育的情况,以及介绍了学会换届相关要求。林斐秘书长汇报了研究会上半年的工作进展以及年会筹备等事项。会上还研究了学会换届、发展会员、增补理事(常务理事)、成立专委会等其他事项。最后,刘志迎会长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