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宪省长对我会刘志迎会长《建议》作重要批示
时间:2023-01-07 阅读:303 作者:本刊编辑部
据省社科联介绍,2021年8月1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对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志迎教授在《学界兴皖》2021年第5期刊发的《“双招双引”一定要加上“双创”》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并批转省政府其他领导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不仅充分肯定刘会长的建议,还要求省政府有关部门调研设计“创业安徽”建设方案,学者的建议转化为政府的决策方案,既说明了刘志迎会长研究成果的兴皖决策咨询价值,更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我省学界的关心和学界兴皖建议的重视。﹙编辑部﹚
附:刘志迎会长《建议》原文.
“双招双引”一定要加上“双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最近全省上下都在围绕“双招双引”展开各项工作,是安徽出现的新气象。本建议认为,要在“双招双引”基础上,再加上“双创”。“双招双引”是引入外生力量,“双创”是内生力量。笔者认为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是解决安徽发展问题的极其重要的立足点和抓手,创新已达成共识,在此仅谈创业。
其一,创业是解决安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需要。 解决安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根本上就是经济发展不充足,即产业发展不够,其关键又在于企业数量和质量均不充足;数量不够关键在于创业者不多,没有形成“铺天盖地”的创业,就难以成长出“顶天立地”的优质企业;发展质量不高关键在于企业二次创业的欲望不强和创新不足,小富即安,缺乏做大做强的视野、动力和能力。
其二,创业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现实需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安徽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奋力直追。既需要“双招双引”,更需要大力促进“双创”,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改革开放初期,皖浙经济基本相当,40多年后差距巨大,根本原因在于浙江全民创业形成块状经济,创业成长起一大批优质企业(A股浙江518家,安徽126家),皖北城市十几年乃至20多年没有新增上市企业,上市企业资源严重短缺,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创业不足,缺乏新兴成长起来的企业。
其三,创业是安徽转换经济发展动能的客观需要。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一是靠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二是靠大量技术型创业企业。“双创”是转换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从“独角兽”企业看,虽然安徽科技基础良好,但“独角兽”甚少,关键原因是技术型创业不足,创业不活跃。技术型创业成为高新产业和战新产业兴起的源泉。转换经济发展动能,客观需要有一大批技术型创业企业发展。合肥高新区发展得益于十多年前的“双创”(拥有将近安徽1/4的上市公司),合肥经开区和新站区得益于“双招双引”。
其四,创业是推进安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徽要发展且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增加市场主体数量,提高市场主体发展质量。十年前不重视创业,十年后就难有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考察当前经济,要看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发展质量;考察未来发展潜力,要看新注册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在战新产业或高新产业领域新注册企业数量。只有持续不断地推进“双创”,才能保证未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安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未来都在当下创新创业,主动引导创新创业,未来才有希望改变相对落后局面。因此,从政府层面来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创业的意识,弘扬创业精神。首先要在理念上实现突破,思想观念保守是制约安徽发展看不见的障碍。安徽省委省政府曾经提出过重要的创业理念,即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应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消除 “官本位”“小农”“打工”意识。若近千万外出人口,能够在安徽创新创业将会创造巨大财富。面向“四新经济”,广泛开展“双创”,形成安徽新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第二,全面营造创业环境,形成创业荣耀氛围。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安徽创新创业不足,受到创业环境不优制约。应营造重视创业者并为其排忧解难的良好创业环境,形成创业者荣耀的氛围。把创业环境的营造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习深圳等发达地区把创业者当作“上帝”,尽最大努力消除创业者创业道路上的各种行政性障碍和各种“管卡压”的潜规则。
第三,要优化创业激励机制,构筑创业生态圈。从体制上来看全国的差别不大,而机制创新则千差万别。要善于在既定体制下创新各种机制,要以市场的逻辑调动资本的力量为创新创业服务。目前安徽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政出多门”,表面看“热火朝天”,实际上激励力分散。省厅等部门都在举办各种创业大赛,缺少统一行动机制和创业问题的最终解决者(责任部门)。学习深圳模式构建“1+N”创新创业大赛体系,形成“一个平台比赛,多方力量支持”的良性机制,构筑良性发展的创业生态圈。
第四,将创业纳入地方考核,激发政府重视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关系到地方经济未来发展,是否树立了创新创业意识、营造了良好氛围和环境,是否重视“双招双引双创”,最终都表现在新增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或企业数量上。因此,以此指标来衡量地方投资环境好坏、创业环境优劣的一个可取的指标。这比GDP考核更重要且有可持续性,是可克服干部任期制或者短期变动的短期行为。
总之,要想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急需要“双招双引”导入外部力量来发展安徽,更需要依赖本地民众“双创”的内生动力,没有发自内部的创新创业,就可能错失发展良机,就难以改变安徽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地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动能转换,必须把“创业安徽”建设作为驱动安徽未来发展的重要发展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