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驱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1-07 阅读:282 作者:刘志迎
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安徽的重大任务,也是安徽的时代使命。重要任务就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快速发展但还不够富裕的安徽来说,紧紧抓住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这个“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依靠土地、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增加驱动了经济增长,依靠投资需求、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主要采取的是“DUI模式”,已无法继续下去,明显地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特征,为了跨越“陷阱”,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成为关键。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走“STI模式”,科技创新成为深入开发的根本性资源。从国际环境来看,新冠疫情和美国技术上遏制中国,造成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习总书记强调,“我国制造业一些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早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依据卡德维尔定律,中国有能力接手创新火炬。安徽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方能体现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总体定位,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创新驱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驱动安徽制造业发展
安徽制造业发展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驱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要依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依靠“五基”关键核心技术掌控。提升安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安徽传统制造业“铜铁煤电化”特色显著,新兴产业亮点频出,但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产业扩张和升级双重压力,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两大难题,全球“灯塔工厂”安徽仅有1家,尤其是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装备和基础软件等“五基”技术缺失,“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不多且创新能力有限。因此,安徽传统产业龙头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技术突破实现转型;要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找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突破;新兴产业要大力培育“瞪羚”和“独角兽”企业;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力量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三、未来四类指标约束均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四类指标约束需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从全球视野、历史经验和未来发展看,要辩证认识国土开发强度、双碳、能耗和产能指标,这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性约束指标。从国土开发强度指标来看,江苏(占全国面积1.11%)用22%以下的国土开发强度创造了超11万亿GDP;浙江(占全国面积1.1%)用约13%以下的国土开发强度创造了6.5万亿GDP;上海(占全国面积0.07%)用约40%的国土开发强度,创造近4万亿GDP;安徽(占全国面积1.45%)用约15%的国土开发强度才创造4万亿的GDP。安徽既要有建设用地空间,又要提高建设用地亩均经济贡献,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方能提高附加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双碳目标看,安徽既要有足够的碳配额才有发展空间,又要在降碳上下深功夫,狠抓低碳技术的突破,实现低碳发展。从能耗看,安徽高能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降能降耗唯有技术创新,要尽早谋划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双控”转变的方案。从产能指标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约束指标是产能。皖北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既要积极争取产能指标随产业转移而转移,又要在创新中承接、创新,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在承接转移中升级。
四、“双招双引”要紧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有能力的企业
“双招双引”要紧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有能力的企业。安徽经济总量不足,市场主体不够多,大企名企较少,人才集聚难度大,产业结构转型依靠本地企业成长慢。“双招双引”是解决以上难题的抓手。从“双招双引”经验看,大型企业或著名企业落地安徽,可以快速增加产值,借助名企集聚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安徽品牌效应。但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基地仍不能够落地本省,甚至税收也难在本地形成,亩均贡献就会不尽人意。传统的制造基地式招商已属落后模式,占用大量土地,却难以带来高附加价值;给了大量政策支持,税收回报却不高。新一轮“双招双引”一定要注重税收缴纳所在地、研发基地的落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要重点招引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和人才队伍,做到技术研发和税收缴纳落地安徽以实现产业“补链”“强链”。推进对安徽有持续贡献的招商引资,实现安徽高质量发展。“亩均论英雄”是考核地方、园区和企业的关键所在。
五、“创新创业”要紧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创业型团队
“创新创业”要紧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创业型团队。“双招双引”是引入外部力量驱动安徽发展,“创新创业”则是内在驱动力量。考察当前经济,要看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发展质量;考察未来发展潜力,关键要看新注册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有技术含量的新注册企业数量。安徽要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和成果转化运用体系建设,要吸引更多科研成果在安徽实现转化形成生产力,技术型创业或学术创业是第一路径。“创业安徽”不能仅仅被认为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的就业。宏观看“创业安徽”是全民创新创业意识的开启,微观看是新的经济力量形成。没有“铺天盖地”创业,哪能形成“顶天立地”企业。尤其要大力支持本土和招引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创业型团队在皖或来皖创业,这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抓手或突破口,安徽要走出一条科技型“创业安徽”的科技策源地建设新路,推进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美好安徽。
﹙作者为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