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观点 > 新时代观察

抓住结构性机会促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4-10 阅读:241 作者:程必定

今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我们要主动作为,有效应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确保明年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取得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呢?从我省的发展基础和实际情况看,这方面的路子其实很多,其中最重要而且又普遍适用的路子,是抓住结构性机会,可加快我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结构性机会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结构性机会原是指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选择机会,即股指在一个相对平缓的走势中出现一个波浪,浪谷是买入机会,浪峰是卖出机会,投资者若逢高卖出、逢低买入,就会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将此运用到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出现大量的结构性机会,抓住这个机会调整和发展经济,就会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2015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根据国内国外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并研究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几年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结构性机会,不仅使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处于中高速的合理区间,而且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一方面,在存量方面推进了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动等传统要素向依靠科技、信息、管理等新要素的转变,培育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深层次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在增量方面激发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培育了一批战略型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一开始就是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为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2018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的深入推进,会持续带来大量的结构性机会,推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几年来,全国各地、各行业都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强调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创新,抓住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一些重要领域已居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为突出,总体水平已领先世界,广泛而深刻地推进我国经济的结构升级,给许多企业和创新创业者提供了结构性发展机会。现在,智能化不仅越来越多地进入一、二、三产业,而且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之中。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已难能适应产业发展趋向,必然会出现第四产业:智能产业。可以看出,我国智能化的发展正在孕育着第四产业,不仅会改变产业结构理论,重构现代产业体系,而且会产生更多的结构性机会,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带动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深入广泛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加快作为第四产业的智能产业新发展,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大趋势应该引起关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各省、市、县经济,同样带来大量的结构性机会,抓住这些机会,同样会推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般而言,各省、市、县虽然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但都是国民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业供求关系已纳入国民经济大循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都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任务,如果主动积极而有深度地融入全国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经济发达的省、市、县,还是经济欠发达的省、市、县,都会有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机会。对经济发达的省、市、县而言,因为具有先发优势,在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方面会有更多的结构性机会;对经济欠发达的省、市、县而言,因为具有后发优势,在提升传统产业方面会有更多的结构性机会。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部署,更给各省、市、县经济带来大量的结构性机会,推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工信部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2018年12月29日召开的全国会议宣布;2019年在全国范围推行5G使用商业化,5G网络会布局城乡,为从省到县的各层次区域发展智能产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从而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新兴产业的成长,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创造出结构性机会,带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我省进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会提供大量的结构性机会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也有大量的结构性机会。实践表明,结构性机会出现的最佳时期,是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宏观大势上决定了我省进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正因如此,全省上下要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认识。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指出,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40年过去了,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高位和时代前沿,科学作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因为,大变局虽然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甚至破坏性,但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表明,几次大变局的结局都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第一次大变局是二百年前的英国取代西班牙霸权,严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第二次大变局是百年前美国取代英国霸权,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自我更新的进步性;第三次大变局是“二战”后冷战时期美苏“两霸”并立,体现世界权力向非西方大转移的进步性;第四次大变局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美国又独霸世界,似乎宣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终结”,但三十年后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快速崛起,极大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的失衡局面,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全新选择。2017年初美国特朗普政府又打出“美国优先”的旗号,大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企图破坏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盟国的分歧越来越多,美国的这些盟国内部也问题不断,西方国家甚至出现了“乱局”,而中国却出现40年持续发展的“好局”。有“乱局”就会有“救局”,面对中国之为“好局”和世界之“乱局” 的强烈对比,中国成为各方竞相争取的合作对象,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帯一路”国际合作倡议5年来,已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了118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使我国能纵横捭阖,扩大战略回旋空间,就足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省也进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体现我省进入最好发展机遇期的事证很多,最重要的是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我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域都进入国家的战略规划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显著上升。特别是我省虽为中部省份,但全省已加入长三角,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滁州、宣城已成为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合肥已成为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在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呈现“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态势,在实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更会凸显特有的战略地位,发挥“承东启中、连南接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作用。

其次,我省虽然是欠发达的省份,但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累积,已进入后发优势释放期。如在1978年至2018年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已由农业大省发展为工业大省,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后,全省上下牢固树立、认真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五大美好安徽建设进入快车道,经济发展年均增速都居全国和中部地区前列,经济总量居全国的位次,由2010年的14位上升到13位,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的位次,由2013年的18位上升到2017年的16位,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由2013年的82.76%上升到2017年的84.12%,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指标,都改变了在全国位次靠后且长期不变的局面。

第三,尤为突出的是,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依托“四个一”创新平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驱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制造业强省取得了新成就,数字经济、机器人、集成电路、语音技术等智能产业更取得了明显成效,“智慧+”应用试点示范向多领域拓展,合肥、芜湖、马鞍山市入选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发布的全国各省﹙市﹚区互联网发展评估排名表,2017年我省互联网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第11位,其中,网络安全指数排名第1位,创新能力指数排名第8位,互联网应用指数排名第9位,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排名第10位。在智能产业很有可能成为第四产业的新时代,我省的智能产业发展走在全国省﹙市﹚区前列,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三、抓住机遇期的结构性机会促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省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在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多领域会出现大量的结构性机会。各市县、各部门、各行业的企业都应主动抓住机遇期的结构性发展机会,积极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我省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做到,办法很多,各市县、各部门、各类企业情况各不相同,应联系各自的实际主动探索路子,但从共性特征看,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机会、创造实绩:

首先,应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寻找结构性发展机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己经持续推进5年,我省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国内国外经济发展出现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应更加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统筹,寻找结构性发展机会。从供给侧方面看,着眼于智能产业可能成为第四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增量上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和智能产业,在存量上重点以人工智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需求侧方面看,着眼于做大国内市场,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调整、优化、提升产品结构,每个地区、每个行业乃至每个企业,都会有很多结构性发展机会。

其次,在深度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寻找结构性发展机会。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可为我省带来结构性发展的大量机会。为了从中寻找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机会,我省应从三个方面转变发展姿态:一是转变身份,以主角身份深度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而不像过去的“泛长三角”时代,以长三角之外省份的身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二是转变心态,以主体心态深度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而不能忽视我省的比较优势,以客体心态处处“跟跑”;三是转变行动,以主动行为深度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而不是事事等待,被动地参与长三角的分工合作。通过转变身份、转变心态、转变行动,打造长三角西翼的发展高地,既响应与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提升我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能力,又会为我省提供大量的结构性发展机会,带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依靠人才,把结构性发展机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对我省而言,把结构性发展机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才。依靠人才就要相信人才,相信人才就要帮助解决人才面临的各种各样困难和问题,营造养人养家养业的创新创业环境。所谓“养人”,就是以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创新人才,使人才能来;所谓 “养家”, 就是优先解决人才的住房、配偶工作及子女教育等家庭问题,使人才来而能稳;所谓“养业”, 就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给人才的创新事业、产业在我省能长期发展以稳定预期,使人才稳而能聚。这样,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寻找出和抓住结构性发展机会,更会多快好省地把结构性发展机会转化为实绩,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作者为安徽省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


推荐站点: